2012年4月17日 星期二
看戲報告_孟小冬
我看的這場應該是首演,記得魏海敏唱的很順,聲音很美,很多曲子到了難唱或拉高音的地方聲音也很圓潤,當時觀眾們很多拍手叫好的,後來聽同學們討論其他場次唱的不怎麼好,所以我想是我運氣好吧,遇到魏海敏嗓子好的時候。
在戲開始之前,我先注意他的舞台,這個場地沒有鏡框,但舞台設計自己做了假鏡框,而且是兩個前後交叉相疊假鏡框,左右舞台各有一個亭道,上舞台的地方像迴廊一樣,而樂隊們則又在上舞台之後,就像在「屋內」一樣,且外顯於觀眾面前。由魏海敏主演的這齣戲,有很多她個人的獨自唱戲的地方,而舞台上白色的兩張有椅背的椅子及小茶几,像是傳統戲曲中傳統一桌二椅形象的變形。
魏海敏飾演孟小冬,整齣戲採用一種倒敘、回憶的手法呈現,孟小冬在回憶自己的一生,而回憶起的片段則在舞台上上演,孟小冬有時明明就存在於舞台上,存在於演戲的人身旁,但表現的意象觀眾知道她並不在那個時空中,而是處於一個旁觀、敘述的身分,但又會突然在某個點插進去演戲,演在那個時空的孟小冬,這樣一下子進入演戲,一下子跳出說故事的表現方式,帶給觀眾一定的疏離感,就像在看某個偉人的傳記一樣。有的時候,以前的(小時後的)孟小冬與現在這個由魏海敏飾演的孟小冬同時出現在台上,以一個由後往前看的時間軸呈現,這樣的手法我覺得挺有趣的。
我覺得這是一齣蠻不錯的戲,光就表演方面來說,魏海敏唱戲的聲音、情感,演戲的表情、身段,都能撼動我的心,有些段落當她演到孟小冬失意或絕望時,我真的紅了眼眶,而當她唱出孟小冬的少女心時,也會讓我會心一笑,讓我覺得我在看這齣戲的時候能產生共鳴。這齣戲很多如換景(搬椅子)或換裝都直接呈現在觀眾面前,服裝上像加了一個披肩,就代表不同時間時演戲的戲服,脫下來後又回到了敘述故事的孟小冬,穿脫衣服的動作在舞台上不顯突兀,還能帶觀眾進入孟小冬當時的情緒卻又有疏離感,我覺得是很不錯的表現手法。
我蠻喜歡這齣歌唱劇的,有新的曲描述孟小冬的心情或場景,也有舊的戲曲指當時孟小冬唱戲時的演出,導演的表現手法也讓我很喜歡,但是設計方面我就覺得還好了,舞台跟服裝雖然切合這齣戲所需,但也沒有太讓我驚豔的地方,而燈光的設計卻讓我容易忽略它,只有一段孟小冬在幻想的時候,出現的水紋燈跟彩色旋轉的電腦燈讓我真的有種進入夢境的感覺,但其他部份讓我很容易就忽略它了。基本上這齣戲讓我覺得喜歡的地方還是在於魏海敏,也很為魏海敏的唱腔及身段折服。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