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4月17日 星期二
看戲報告_歐蘭朵
《歐蘭朵》的演出,是一位偉大的導演與一個偉大的演員—羅伯˙威爾森與魏海敏的相遇,今天的演出開始之前有一場導聆,讓我更加了解這齣戲的特色與羅伯˙威爾森的一些觀念與製作手法。羅伯的劇場基本上是一種「景觀」,有很多的小細節、很強的繪畫感,而這些在節目一開始時我就強烈的感受到了,一開始,隨著一聲聲有震撼力的音效,觀眾席的燈一部份一部份慢慢暗至全暗,然後,一片漆黑中,出現了一點亮光,而亮光中央的只有歐蘭朵蒼白的回眸,這樣的畫面重複了三次,但一次比一次帶給我的震撼感卻越強烈,而這只是開始而已。
我覺得這齣戲改變了我從以前的看戲的態度,著重的不再只是劇情或演員說的台詞,台詞在這齣戲裡,就像是音效。魏海敏每一個優雅的舞動、伸展的身段與迷人的唱腔;變化多端又獨特神秘的燈光以及簡單卻讓我嘆為觀止的舞台與燈光的結合,在這個舞台上,每一個因素都那麼的分離獨特卻又那麼的密切、每一個因素都同等的重要。歐蘭朵這部戲中的每一瞬間的畫面變化就像是畫一般,如果只著重在看得懂情節或聽得懂魏海敏所說的每個字,那麼我想失去的會比得到的還多得多。
歐蘭朵中的幾幕表現手法著實令我印象深刻,例如:背景只有一小塊白色的佈幕,當歐蘭朵手中的劍一刺,那塊佈幕就以燈光呈現漸層的紅,以見紅表示見血;背景以清一色的黑為底,除了背景之外,光只打在魏海敏身上(甚至就連背景也是光),而有時當魏海敏一旋身,光在同時間收掉,魏海敏就隱身入黑暗中,讓這獨角戲增添了更多的戲劇感與神秘感。其中還有整個舞台是漆黑的一片,觀眾什麼也看不到,但魏海敏高亢的唱腔卻清晰的傳入觀眾耳朵裡,而這也是羅伯˙威爾森想表達的--將畫面與聲音分開來感受。羅伯曾說過:要看清楚畫面,就要把聲音關掉;要聽清楚聲音,就要把畫面關掉。一次只用一種感官來感受,我們將注意到更多的小細節,也感受得更加仔細。
歐蘭朵也運用了類似「影子」的手法,例如白色的背景與全黑的演員身影,還有一幕,觀眾隔著三層薄紗來看演員,而演員的身影清晰又帶有一種朦朧美,這樣的表現手法是我第一次看到的,我之前看過的戲,光都打在演員身上,每個臉部表情與動作都是重點,但歐蘭朵卻讓演員呈現一片漆黑,不僅沒有模糊了觀眾的焦點,反而加強了觀眾的注意力,讓魏海敏每一個細微的動作都牽引著我們的視線。
歐蘭朵是一部令人難忘的戲,無論是魏海敏的唱腔或是燈光舞台的表現手法都是令人印象深刻的,雖然有些劇情方面的呈現方法很抽象,但無論看不看得懂,我覺得這部戲都是值得一看的。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