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4月17日 星期二

看戲報告_瑣事

初讀《瑣事》劇本,其實不太了解它想表達的是什麼,但經過課堂上的討論與講解後,明白了Susan Glaspell想要表達的是什麼,再看這部皇冠小劇場所演出的《瑣事》時,對整部戲的劇情、涵意有更深的體認。 一開幕,我就感到有些錯愕,因為這個由西方女作家的劇本,竟然被改寫為一齣背景約在民國初年的京劇,第一次接觸這樣的「混血兒」的我著實有驚喜的感覺,因為這呈現一種跟原來劇本不一樣的風格,而且文化背景較相似的我們,更能體會當時代婦女權力卑微而屈居丈夫權威之下的心酸。 這部戲的其中一種呈現方法我很喜歡,它將原劇本中沒有出場的女主角出場了,並且在警長訴說劇情時,警長自己也化身它所訴說的那個角色來表演,這樣半演員半旁白的呈現方式給人一種煥然一新的感受。而且,皇冠的這部改編劇有一個特別的地方是,它的背景地點是西方式的建築,可是人物的裝扮與話語卻是純中國式的,這樣的混合交雜不僅不顯得突兀凌亂,而且有一種奇妙的韻味在其中,我覺得它想表達的是,這樣的「男性藐視女性」不僅僅存在於西方或東方,而是當時代普遍的認知。 在那種有著男尊女卑的社會價值觀的環境裡,一個女人將一生託付給一個男人,讓這個男人來掌控妳的命運、支配妳的生活方式、決定妳的生活習慣,而妳沒有這個力量反抗他,只能在這個大環境的規範與家庭造成的牢籠裡,默默地過完自己暗淡無趣的一生。整齣劇裡,最令我印象深刻的一句話是郡檢察官對警長太太說的一句話:「嫁給警長等於嫁給法律。」但是同樣身為女人的警長太太自己也對女主角的遭遇感同身受,因而「背叛」了所謂的「法律」,這是劇中男人們所想不到的。 這部二十世紀的獨幕劇,是那麼地低調卻深沉有力、簡短而意味深長,讓身為女性的我每看一次就有一次更深沉的感受,雖然在現在的社會裡,女性受壓迫、不自由的例子已經不多,可在這個世界上的某個角落裡,這樣的悲劇依舊存在著,而《瑣事》這部戲所帶給我們的省思是值得我們更進一步去探討的。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