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4月17日 星期二

看戲報告_快樂王子(偶劇)

看了這部偶劇後,它給我的想法我想從兩個方面來探討。 一、故事內容 這個故事,我小時後便知道了,但今天再看過一次,依然令我動容。快樂是什麼?這是整部劇一開始便提出來的問題,生長在還算富裕的環境中的我們,有多少人曾認真思考過「快樂是什麼」嗎?有人說:快樂就是笑,那麼虛偽的假笑呢?有人說:快樂就是愛自己也愛別人,那所謂的「愛自己」是什麼?「愛別人」又是什麼?我認為,快樂,是一種令人滿足的感覺,而這種「滿足的感覺」的定義卻值得我們深思。 在劇中,小女孩與快樂王子聊天嬉笑,雖然沒有得到回應,卻也自得其樂,這是滿足;音樂家因為看到冬天裡的燕子而啟發創曲的靈感而有成就感,這是滿足;母親看到自己的孩子平安健康地長大而欣慰,這是滿足。相反地,貴婦非得有名貴珠寶,否則不感到滿足;劇中的市長非得有名有利,否則不感到滿足;所謂的「上流社會」非得吃香喝辣、穿金戴銀,否則不感到滿足。要說汲汲營營於名利富貴的人不快樂嗎?我認為他們是快樂的,但是他們的快樂太昂貴,也太容易受到物質條件的影響,這樣的快樂能存在長久嗎? 整部劇有四個地方令我感觸特別深刻: (一)快樂王子認為「眼睜睜看著窮困的人受苦,比瞎了眼睛更令他難受。」 快樂王子的快樂,建立在「大家」的快樂上,但當窮人們為了生活溫飽而苦惱、甚至受苦,快樂王子卻感到自己什麼忙也幫不上、什麼事也做不了時,那種心有餘而力不足的感覺,我想是令他不再快樂的主要原因。 (二)燕子的犧牲 看到燕子死去那幕,我哭了。為什麼哭?我想,除了為燕子的犧牲感到敬佩外,也為快樂王子哭。誰能體會當快樂王子看到燕子為了幫他的忙而「過勞死」時,他又一次無能為力的無奈呢?第一次的無能為力,有燕子幫忙,可第二次的無能為力呢? (三)當快樂王子不再光彩奪目、不再鑲滿黃金寶石時,那些曾受過快樂王子幫助的人「用快樂裝飾快樂王子」。 快樂王子原本鑲滿了黃金寶石,但善良的他借燕子的幫助把那些「快樂」分給了窮人們,而受到快樂王子幫助的人再用他們的「快樂」裝飾快樂王子。雖然快樂王子的外表不再耀眼,但我認為他一定比原先更加快樂。 (四)演員們走向觀眾席發送愛心小卡。 當我從演員手中接過小卡時,我又哭了。為什麼哭?因為我感動。為什麼感動?其實我自己也說不明白,只知道當下收到小卡片的我,似乎窮人們用來裝飾快樂王子的快樂,也分了一點到我手中,而我,正掌握著它。 快樂是什麼?我想,懂得知足惜福、懂得關懷、懂得付出的人,才能真心說出快樂到底是什麼。 二、演出方式 看了快樂王子,我認為這部偶劇的操偶人不再只是操偶人,而是演員,把自己融入故事角色裡的演員。這跟傳統偶劇將操偶人隱藏起來的呈現方式很不一樣,當偶在說話、表達情緒時,操偶人與偶融為一體,演員的表情、動作,活脫就是他手中那隻偶的角色,使得整部劇看起來更生動,沒有機會讓觀眾感到冷場。 我認為一部好的劇,無論是舞台劇、偶劇,或是布袋戲、歌仔戲,都能令人動容,或許是演員精湛的演技、或許是舞台設計的巧思、也或許事故事本身。當觀眾把自己化為其中的角色,去感受那個角色所感受的、感動他所感動的 ,我覺得這就是值得一看再看的好劇。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